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5篇
  免费   501篇
  国内免费   248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218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433篇
内科学   187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130篇
特种医学   4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666篇
综合类   711篇
预防医学   341篇
眼科学   93篇
药学   359篇
  1篇
中国医学   907篇
肿瘤学   46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531篇
  2013年   496篇
  2012年   583篇
  2011年   610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Mimics对心脏进行三维重构,用3-matic进行模型优化以及模型误差分析,对左心室室壁运动做速度分布假设,基于UDF宏文件对左心室室壁运动编写程序,将血液视为非牛顿流体,采用动网格技术研究不同血压对左心室血液流动的影响。模拟发现当左心室收缩时,压力梯度明显,内部压力减小。当左心室舒张时,内部压力逐渐增高。二尖瓣口处的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血压升高,左心室内剪切应力持续增大,极易破坏红细胞结构,产生溶血现象,导致心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
3.
肿瘤治疗已经进入数字治疗时代。数字治疗是数字健康的重要部分,它是应用数字技术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人工智能分析由生物传感器发来的数据资料,远距离控制肿瘤患者进行虚拟治疗和数字临床试验,模拟现实在线治疗帮助肿瘤患者采取健康行为,这些技术正在改变现有的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兔跟腱病的效果,为 PRP 治疗跟腱病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 48 只,体质量 2.5~3.0 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模型组(A 组)、模型对照组(B 组)、模型+治疗对照组(C 组)、模型+治疗组(D 组),每组 12 只。A、C、D 组注射Ⅰ型胶原酶制备兔跟腱病模型,B 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D 组取自体耳中心动脉血,采用二次离心法制备 PRP,血小板计数提示 PRP 血小板达全血的 3~5 倍。模型制备后,C、D 组于造模部位分别注射生理盐水、自体 PRP,每周 1 次,每次 0.8 mL,连续 4 周。于 PRP 注射结束后 1 周,采用超声弹性定量成像检测技术评价各组跟腱相对硬度,以 HRD%(硬度百分比)表示;万能电子拉力试验机测定跟腱最大断裂负荷;ELISA 法测定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HE 染色和 Masson 染色观察跟腱胶原纤维形态。结果各组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超声弹性定量成像检测及力学试验示,A 组跟腱硬度评价指标 HRD% 及最大断裂负荷显著小于 B 组(P<0.05),C 组显著小于 D 组(P<0.05)。ELISA 检测示,A 组Ⅰ型胶原蛋白含量显著低于 B 组、C 组显著低于 D 组,A 组Ⅲ型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 B 组、D 组显著高于 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 染色和 Masson 染色示,A 组跟腱胶原纤维呈不规则卷曲,结构严重破坏;B 组呈平行有序排列、结构完整;C 组呈不规则卷曲,结构紊乱;D 组呈轻微卷曲,结构较为完整。 结论Ⅰ型胶原酶注射可成功构建兔跟腱病模型,PRP 治疗可增加跟腱硬度和最大断裂负荷,上调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改善跟腱胶原纤维结构和形态,促进兔跟腱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祛寒逐风合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膝骨关节炎风寒痹阻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关节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膝骨关节炎风寒痹阻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疗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祛寒逐风合剂,每次50m L,每日3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美国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压痛指数、中医症状评分,白细胞介素(IL)-1β、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骨钙素、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TRACP)-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对2组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6%(42/47),对照组为74.47%(35/4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WOMAC评分、VAS评分、压痛指数、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WOMAC评分、VAS评分、压痛指数、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IL-1β、IL-6、TNF-α、VEGF、TRACP-5b水平明显下降,骨钙素、BALP水平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IL-1β、IL-6、TNF-α、VEGF、TRACP-5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骨钙素、BA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祛寒逐风合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风寒痹阻证患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关节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6.
刘睿  罗洋  沈伟伟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10):1011-1014
目的 调查研究刚果(金)维和任务区隐翅虫皮炎患者的发病特点、行为因素及临床治疗情况,为科学防控隐翅虫皮炎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4月在刚果(金)维和任务区中国二级医院临床诊断的52例隐翅虫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行为因素及临床特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 刚果(金)任务区的隐翅虫皮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自10月起发病数逐渐增多,次年1—3月为高峰期。患者驻地主要分布在郊区,有50例(96.15%),多见于户外工作者,为48例(92.3%), 其中白天有明确隐翅虫接触史者21例(40.4%),夜间开窗就寝者20例(38.5%),夜间开荧光灯就寝者16例(30.8%),未使用纱窗者18例(34.6%),就寝时四肢裸露者15例(28.9%),所有患者未使用蚊帐、驱蚊剂及防护服。颈部、前臂为最容易发生的部位;皮损主要呈斑片状红斑分布(80.77%),并可见特征性条索状或“吻唇样”改变。患者自觉烧灼痛(88.46%),少数为瘙痒感(11.54%)。常规予以5%碳酸氢钠溶液擦洗,口服抗组胺药、外用炉甘石洗剂、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软膏是有效治疗手段。对于眶周受累患者,口服强的松,用丁苯羟酸乳膏,获得良好效果。结论 掌握隐翅虫皮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增强二级医院医护人员对隐翅虫皮炎的认识水平,准确识别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与胃癌患者预后之间密切关联,且淋巴结转移与否及淋巴结转移程度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但目前术前淋巴结转移预测方法仍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提供一定途径。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38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与随访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从中寻找出胃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并进一步用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能力,用Kaplan-Meier法分析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380例患者中,241例(63.42%)发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Lauren’s分型、肿瘤直径以及肿瘤标志物CA125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明显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OR=4.175,P=0.041)和肿瘤浸润深度(OR=16.444,P<0.000 1)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与BMI值呈明显正相关(r=1.95,P=0.007)。BMI(以24 kg/m^2为临界值)与肿瘤浸润深度分级(以T4期为标准)预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均为63.16%,特异度分别为76.84%、53.68%;两者联合应用特异度增高至88.36%,ROC曲线下面积达75.76%。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BMI值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BMI值患者(51.09% vs.53.13%,P<0.05)。结论:BMI与肿瘤浸润深度是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BMI值越高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越大,结合肿瘤浸润深度情况分析,对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Neuro-Chirurgie》2022,68(2):239-242
IntroductionIndocyanine green (ICG) is commonly used to visualize cerebral vasculature, particularly in the management of cerebral aneurysms. There have also been attempts to use ICG for visualization of tumors. Injection of ICG followed by immediate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is limited by the short time window for imaging and administration and restricted depth of imaging. Second Window Indocyanine Green (SWIG) addresses these issues by allowing for longer contrast times and the imaging of deeper regions of brain tissue. Biopsy of spinal cord lesions is often difficult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including the delicate nature of the tissue and differentiating normal from lesional tissue visually, especially in lesions with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MethodsIn this case report, we describe the use of second window ICG to facilitate the visualization of a spinal cord lesion and subsequent biopsy of the lesion.ResultsThis patient is a 24-year-old female who had recurrence of a suprasellar germinoma. An MRI of the rest of the neuraxis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for the presence of drop metastases. The spinal cord from C2-5 was expanded with areas of patchy enhancement; however, this lesion was asymptomatic. The patient's oncologist requested a biopsy of this lesion to help direct subsequent care of her recurrent germinoma. The day before surgery, the patient had an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ICG dye. She then underwent a C3-5 laminectomy for biopsy of her cervical intramedullary lesion. After opening of the dura, no visible abnormality of the spinal cord could be identified. A Stryker endoscope showed an area of ICG uptake in the cord at approximately the C3-4 level. A midline myelotomy was centered over the ICG demarcated area and several samples were taken for pathology. Final biopsy results determined the lesion to be spinal cord parenchyma with perivascular and intraparenchymal lymphocytes – not consistent with spinal cord tumor or germinoma.ConclusionSecond Window ICG is effective in visualizing otherwise visually unremarkable spinal cord lesions. This technology can facilitate biopsy of these lesions and possibly their surgical resection.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微小残留病(MRD)状态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allo-HSCT前MRD阳性与较低的总生存率(HR=2.72,95%CI:2.27~3.25,P<0.000 01)、无白血病生存率(HR=2.64,95%CI:1.93~3.60,P<0.000 01)及较高的累积复发率(HR=4.13,95%CI:3.15~5.40,P<0.000 01)和非复发死亡率(HR=1.64,95%CI:1.09~2.49,P=0.02)相关。结论:allo-HSCT前MRD阳性与移植后较差的预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尚未明确,从多角度探讨其发病机理,以期为多样化治疗提供依据成为当今医者不断追求的目标。中医体质学认为,不同体质类型对不同疾病的发生具有倾向性。本文从股骨头坏死高发中医体质类型血瘀质入手,对其与股骨头坏死相关性进行探析,为中医调体干预股骨头坏死中早期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